中西医结合科中医特色诊疗(一)——督脉灸
督灸中医名称:督脉灸,别称:长蛇灸、龙骨灸、火龙灸。属于中医艾灸的一种,以在背部督脉的循行部位进行艾灸而得名。因形似长蛇,又名:长蛇灸、龙骨灸、火龙灸。督脉,有总督,督导的意思,主一身之阳气,为“阳脉之海”。
督脉灸具有扶正固本、温阳散寒的功效,即全身阳气充盛与否,与督脉的气血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通过刺激督脉可以达到刺激人体阳气,促进人体阳气滋生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科特制督灸粉:选药优质,组方精良,温补阳气,疗效可靠。治疗时将中药粉、姜泥、艾绒依次放置在督脉的脊柱段,借助艾火和生姜的温和热力,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益肾通督、温阳散寒、壮骨透肌、破瘀散结、通痹止痛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有关督灸
适应症:
1.风湿、骨科疾病: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腰肌劳损、骶髂关节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股骨头坏死等。
2.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鼻炎、肺纤维化、慢阻肺等。
3.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腹泻、虚损劳伤等。
4.肿瘤疾病:适用于体质虚弱,放化疗后白细胞低下、贫血、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抵抗力。
5.耳鼻喉科疾病:过敏性鼻炎(肺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
6.亚健康状态:畏寒、体质虚弱、易感冒、疲劳、精力不足、失眠。
7.痛经、宫寒不孕、四肢冰冷等阳虚体质者。
8. 可作为冬病夏治贴敷补充和加强。
禁忌症:
1.严重关节畸形活动不利的患者禁用。
2.有糖尿病、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病,精神病患者及过敏体质(对姜及中药粉过敏者),高血压者禁用。
3.哺乳期、崩漏的女性患者及妊娠期禁用。
4.施灸部位皮损者禁用。
5.高热患者,阴虚火旺、湿热、热重于湿等证型患者禁用。
6.体质极度虚弱者禁用。
督灸注意事项:
1. 施灸期间指导患者切勿随意更换体位,以免烫伤。
2. 施灸后,饮食宜清淡,忌食肥甘厚腻之物,如肉类、酒类、海鲜类等辛辣、刺激的食物。
3.治疗完成后轻微汗出属正常现象,宜适量饮用温开水;注意避风寒、保暖,严禁吹空调,不宜直接吹风扇。
4.治疗完成后,若督灸治疗部位有小水疱、发痒、疼痛为正常灸疗反应,不必惊慌;若程度严重须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5. 治疗完成后24小时内禁洗冷水澡,注意保暖。
6. 勿空腹或饭后立即进行本项治疗,施灸前排空二便。
7.治疗完成后,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晕的情况,是由于体位突然改变所引起的,稍作休息即可恢复。
通讯员:苏凤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