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录!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为280斤超重孕妇顺利剖娩11斤宝宝,母女平安!

日前,我院妇产科一病区、麻醉妇产手术室、产房和新生儿科多学科协作,成功为一名体重280斤的超重孕妇实施剖宫产手术,顺利产下一名11斤健康女婴。近年来,我院收治的超重产妇屡屡突破新高,232斤、257斤……该280斤产妇成功实施手术,再次刷新我院收治孕产妇的纪录!
33岁的产妇张某(化名)孕前基础体重就很大,加之怀孕后体重控制不理想,体重再次“蹭蹭蹭”地往上涨,身高170厘米的她,腹围149厘米,体重竟达280斤,BMI值(身高体重指数)接近49。张某是第二次剖宫产手术,而且合并有妊娠期糖尿病,属于重度肥胖的高危产妇。这样“重量级”的剖宫产手术,不论是对手术医护人员,还是麻醉医师来说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术前,妇产科一病区赵爱梅专家团队联合麻醉科、手术室和新生儿科进行多学科会诊,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
麻醉困难,手术难度升级

手术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麻醉,其中麻醉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通常,剖宫产麻醉有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两种。由于产妇超重的体重,如果采用全身麻醉,麻醉过程中产妇和婴儿随时面临缺氧或窒息的危险。该患者是非常罕见的极重度肥胖,妊糖,属于麻醉高风险人群。”麻醉科范红卫医师介绍,“通过权衡利弊,我们决定进行坐位下腰硬联合麻醉方案。”
由于超胖产妇皮下脂肪很厚,临床麻醉通常使用的穿刺针已满足不了要求,再加上麻醉体位摆放困难,产妇过度肥胖,背部的皮肤和脂肪很厚,无法摸清产妇脊柱的解剖结构,行椎间隙定位困难,可能导致穿刺失败或者神经损伤。在麻醉助手卢亚明医生辅助下,麻醉医师范红卫凭借多年的麻醉经验及一手过硬的穿刺技能,以手摸定位、局麻注射器探寻间隙,坐位下为该名产妇完成了椎管内麻醉,避免了其全麻可能面临的风险,为病人的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时减轻了病人的医疗费用负担。
“一般正常产妇的麻醉穿刺深度在4~6cm,该产妇的穿刺深度硬顶着皮下脂肪达9cm,,已经是正常穿刺针长度的极限了。”麻醉医师范红卫说道。
充分准备,专家团队成功“取宝”
麻醉问题解决,第二个问题又来了。“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切口的暴露问题,产妇腹部堆积厚厚的脂肪容易往切口上堆,十分影响术中的可见范围和操作空间;由于患者过度肥胖,解剖结构容易晃动,我们专门安排一名医生全程协助推开腹部赘肉,通常只需要2名医生的剖宫产手术,这次我们安排了三人上台,以便在厚厚的脂肪下边快速的找到胎儿并迅速帮助胎儿娩出,否则胎儿会有窒息的风险”妇产科专家赵爱梅说,“并且该产妇有剖宫产史,可能存在粘连的问题。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们既要缩短手术时间,又要确保手术安全,这无形地增加了手术难度。”
由于专家团队经验丰富,加之术前准备充分,整场手术十分顺利,手术全程仅用时一个小时,顺利剖出一名重11斤健康女婴。术中产妇生命体征平稳,术后由手术室团队护送出室,并行术后多模式镇痛,经访视产妇满意,恢复情况良好。
赵爱梅主任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近3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类病理产科处理、急重症病人抢救、妇科肿瘤、不孕症、妇科炎性疾病的诊治,尤其在处理头位难产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自由体位及手转胎头技术,使许多头位难产的孕妇顺利分娩。
“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这句话是医学界用来表达对麻醉科医生的敬畏。如果说手术医生是刀尖上的舞者,那么麻醉医生则是无影灯下默默无闻的真英雄,是他们在手术中,时刻维护着患者的生命体征。麻醉师范红卫就是这样一位凭借精湛的麻醉技术为手术患者保驾护航的“无名英雄”。多年来,他为聋哑产妇、超危重肥胖产妇、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佝偻病、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等诸多高难度、高风险患者成功实施各类手术的精准麻醉以及分娩镇痛,做的分娩镇痛效果佳,无痛胃肠镜,无痛人流效果好,深受患者及同事的信赖和好评。
在为医护人员精湛的医疗技术和温馨服务点赞的同时,我院也提醒各位“准宝妈”,怀孕期间一定要合理控制体重,过度肥胖不仅增加孕期患病风险,同时也可能会影响宝宝健康。
控制体重,均衡营养,做健康孕妈!
怀孕了,很多准妈妈在孕期有个误区,认为吃得越多越好,什么好吃的、自己喜欢吃的,统统都吃,结果这种毫无节制的大吃使自己的体重增加,继而影响母体和胎儿的健康。
孕期肥胖会带来什么额外的健康风险呢?
首先,孕期超重会带来与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妊娠期间一些疾病的发生率也会增高。例如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的问题,这都与孕期增重过多有很密切的联系。其次,会造成孩子过速增长,增高“巨大儿”的风险,孕妇难产、产后大出血等风险也会增高。再次,会影响孩子出生时的近期问题,如增加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镁等发生率。这些孩子在今后各个阶段,发生肥胖的机会增多,而且会增加与肥胖相关的一些疾病的发生风险,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甚至心血管疾病。所以,孕期体重管理尤为重要。
通讯员:刘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