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创口解决大问题 “双镜联合”巧除病痛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顺利开展首例“双镜联合”手术
2023年1月13日,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病区和消化内科二病区联合为一例直肠肿瘤早期患者顺利开展“双镜联合”治疗术,为患者解除了肠道早期肿瘤病痛,达到了肿瘤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良好效果,这也是我院开展的第一例“双镜联合”手术。

2022年12月31日,56岁的王阿姨(化名)因腹痛的“老毛病”来到我院消化内科二门诊就诊。门诊肠镜提示:直肠可见一直径约5cm肿物,遂入院作进一步诊疗。2023年1月4日,在消化内科二病区卢文杰副主任医师的指导下,秦志楠医师行内镜下ESD(内镜粘膜剥离术)治疗术,成功剥离直肠肿物病变区域粘膜,样本送检病理科。病理提示:绒毛状腺瘤,癌变至粘膜下层,可见脉管内癌栓,基底部腺体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王阿姨经普外科病区张萍副主任医师会诊后,转入普外科病区做进一步治疗。
2023年1月13日,张主任和卢主任共同为王阿姨进行了手术。首先卢主任利用肠镜对病变部位进行精准定位,同时张主任利用腹腔镜针对病变部位进行精确手术。术后,在医护精心照顾下,王阿姨感觉良好,目前正在逐步恢复中。此次,我院顺利开展“双镜联合”手术,充分展示了医院腹腔镜及内镜技术的水平和优势。
张主任介绍,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外科开腹手术已经逐渐被腹腔镜手术所代替,“多镜联合”手术在普外科应用较常见,比如: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腹腔镜联合胃镜等手术。普外科为消化内科在内镜下ESD术等治疗提供进一步的腔镜手术保障,同时消化内科的内镜也为胃肠外科的术前、术中肿瘤定位等给予帮助,尽可能做到以最小的创伤给患者带来最优的治疗方案。 “多镜联合”让患者通过一次手术同时达到取病理、切除病灶、治疗等多种目的,完成一站式治疗,避免多次手术、多次麻醉,为患者减少手术的痛苦。

卢主任说:“内镜粘膜剥离术(ESD)是经自然消化管道,损伤小、易耐受,精准完整地切除病变。同时,尽可能保留原有消化器官,达到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的效果,患者住院天数少、恢复快。ESD为消化道早癌的微创治疗提供了可能,此次“双镜联合”顺利开展,也将推动消化内科二病区新业务、新技术的实施,带动学科的进步,更为广大患者带来福祉。”
科普:
ESD(内镜粘膜剥离术)是在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 主要针对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利用几种特殊的高频电刀将病变粘膜剥离的内镜下操作有效和先进的微创技术。
通讯员:消化内科二病区 刘亚丹